第2069章 做官的私心,最终抉择-《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第(1/3)页

    “仲纶,若是我没有记错你应该是万历三十八年的进士吧!”

    “对!”

    傅宗龙点了点头,眉间闪过道道疑问之色。

    他比洪承畴大一岁,比洪承畴早两科中进士,也就是说他当官的时候,洪承畴还在努力备考呢。

    他不知道洪承畴在这个时候问这个事儿做什么。

    看着眼前的傅宗龙,洪承畴沉声道:“你中进士之后就授予铜梁知县,又调往巴县,后又在户部当主事。

    天启元年,辽阳失守你自告奋勇要过去,仅一个多月,就募到五千精兵。

    天启二年,安邦彦造反,包围了贵阳,若非你上书提出了四点建议,熹宗均采纳,那贵州估计就彻底的失控了。

    天启四年,你又巡抚贵州,领兵打败了起兵造反的安邦彦,天启六年若非你回去丁忧,以你和孙阁老的师徒关系,陛下登基后的三边总督应该是你才对。

    如今年你又提出了‘耕三余一’的策略,汉中平原大丰收,全国都在效仿,这在大灾时期是大功一件,群臣都在上疏陛下奖赏你。

    现在你又率军来玉门关,虽然不是你主导,但吐鲁番、卫拉特四部和叶尔羌汗国的归顺一定是有你的功劳在。

    等西域彻底平定,以你的功劳,过几年绝对会调回京城担任六部尚书、甚至进内阁。

    毕竟户部、刑部、吏部三位尚书和几位阁老年龄都已经近七十岁了,需要有人来接班,而你们这种总督且有功绩的就是最佳人选了。

    若是你向陛下提出了重建玉门关和连接吐鲁番防护林的建议,以陛下的谁提出谁就是第一责任人的处世准则,你大概率是要留在这里的负责这件事情的。

    可能还是三边总督,加尚书衔,但与六部尚书、内阁大臣相比,孰轻孰重,你得考虑清楚吧!”

    说完这话,洪承畴紧紧的盯着傅宗龙,观察着傅宗龙神色变化。

    这一下子,不止是傅宗龙了,众将神色都凝重了起来。

    出来当官的,谁敢扪心自问是没有私心的?

    谁不想官越当越大,最好能成为内阁首辅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