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新贵-《汉世祖》


    第(2/3)页

    去岁,前宣慰使赵上交去世,按照成例,对其盖棺定论,是该有所追赠。而赵上交,在晋末汉初的历史舞台上,也算一个风云任务,从迎河东军入东京,再到后面的科举制度完善,帝制王化宣传,为大汉也做了不小贡献。

    不过,以宰臣陶谷为首了一干人,主要是陶谷,却以赵上交为有罪之人进奏,不宜厚待。这种时候,恰逢刘承祐咨以此事,吕胤只是很平静的说,赵公因识人不明,而受贬谪,前过已受惩处,何以加之?死者已矣,叙其生前,功与过孰重?

    然后,刘承祐便降下恩谕,加谥号,追礼部尚书衔,同时封侯,以其孙袭爵。当然,对于赵上交的厚待,并不是因为吕胤的谏言,除了对赵上交的公平定论外,也因为刘承祐想到了赵曮,那个英年早逝,当初最受他喜爱的近臣赵曮,袭爵的就是赵曮的儿子。

    至于陶谷,又引得皇帝不满了,因为刘承祐清楚,陶谷针对赵上交,就是因早年的积怨,而采取的报复。陶谷善于揣摩圣意,在担任宰臣的这些年中,办的很多事也确实挺合刘承祐心意,但这个人就是有改不了的毛病,明明年纪不小了,却总是得意忘形。而刘承祐之所以没撤换陶谷,既因为他确实有用,也在于不想随便打破朝堂新建立的平衡。

    可以说,在皇帝身边,吕胤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才干,突出的治务能力以及良好的个人操守。而随着王朴的病重,在崇政殿,吕胤也成为了实质上的主事者。

    此时,看着沉稳地站在面前的吕胤,刘承祐也平和地问道:“有什么事情?”

    “江淮兵马都监赵延进已进京,请求觐见!”吕胤答道。

    点了点头,刘承祐又问:“潘美、曹彬、郭廷渭呢?”

    “尚在途中!估其脚程,也当在这一两日内抵京!”吕胤说道。

    “好!”刘承祐旋即吩咐道:“那就先见赵延进吧,吩咐下去,让他稍事休息,饭时进宫,陪朕用膳!”

    “是!”

    刘承祐召赵延进、潘美、曹彬、郭廷渭这些将领进京,显然不只是为了听取外将述职,最重要的,还在于为了平南之事做准备。除了郭廷渭,其他三人,都处在平南的第一线,这番举动,也正式宣告,皇帝已经做好了用兵的心理准备。

    “另外,西北招抚使卢多逊上奏,定难军李光睿有异动,似乎在暗中联络契丹,建议朝廷加强军事防备!”吕胤又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