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尤其是大明北方各地,几类大的灾害,往往都是连轴转,搅得北方各地的秩序,彻底乱起来了。 “见字如面……朕身处内廷,却时常担忧平叛流贼事,这些时日,朕一直在查阅山陕等地的案牍奏疏。 发现流窜的各股流贼,之所以不能悉数剿灭,叫山陕等地恢复平静,除剿贼大军不能统一号令,地方灾害频发外。 最为重要的一点,则在于散布山陕各府州县的恶绅、恶霸,乃至是就藩的宗藩! 朝廷费尽心思,耗费无数钱粮,想平定地方,还山陕一番太平。 可这些可恨可杀的蛀虫,却根本不懂得朝廷的难处,更不懂得体恤朕! 在西苑讲武堂时,朕就时常提及,若大明人人都自私自利,不想着国朝,不想着社稷,那这样的大明还有救吗?” 由于崇祯皇帝所谋之事,在当前大明的主流中,绝对是违背天理的事情。 身为大明的天子,不想着维护治下臣民的安定,却想着叫外派的勇卫营,抽调出一部分精锐,伪装成流寇势力,以肆虐的流寇之名,洗劫大明的士绅、地主等合法公民。 这事儿要是敢爆出来,那事情就有乐子看了。 所以在给周遇吉所写密诏,将一应的前因,都详细的阐明,毕竟对周遇吉而言,这样的事情,人家也是第一次操刀。 能否接受。 能否做好。 这对现在的崇祯皇帝而言,都是一个未知数。 不过对周遇吉的忠诚,崇祯皇帝还是相信的。 “……周卿,此事要不要做,如何做,朕不做决断,交由周卿来断,周卿身处在陕西治下,在平叛流贼的一线,当知晓这些恶绅、恶霸的种种劣迹。 若大明想要平叛流贼事,想要还山陕等地一个安定, 那么有些事情,就要主动背负起来。 此事关系重大,若周卿决定要做,朕信卿家,然所挑选人手,必须忠诚可靠,绝不可叫除卿家以外的人知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