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至于那些非山陕两地的人,崇祯皇帝已然谴派人手,到他们所在籍贯,准备将他们悉数招进京城来。 有道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哪怕原有时空下的他们,的确都造了大明的反,但是缺人才的崇祯皇帝,并不会在意这些。 能培养的就培养,不能培养的就圈禁,甚至是提前处死! ‘被截胡的张献忠、李自成等人,离开这些良才和良将,那在之后的对战中,真的能再度起势吗?’ 崇祯皇帝双眼微眯,心里暗暗思量道:‘希望一切都能来得及,若是山陕一带的平叛流寇事,能在自己的操控下结束。 在此期间,培养出大量的良将良才,将勇卫营缔造出一支强军,那之后围绕辽东的平叛事,大明所占据的优势就更多了!’ 先知先觉的优势,崇祯皇帝必须高效利用起来。 哪怕是用绑的方式,若能将能用的良将良才,带回到京城,或者安置到勇卫营麾下。 那崇祯皇帝都有办法,叫这些人臣服于大明之下。 崇祯朝的大明,就像是一个联动的棋局,山陕这一块,辽东这一块,会同北直隶,都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 若是崇祯皇帝能在这盘棋局中,赢得先手优势。 叫麾下可驱使的良才良将,想尽一切办法的增多。 那在之后的对弈中,就必然能以压倒性优势,干掉一个个对手! 崇祯皇帝隐隐有些期待。 若是这帮良将良才,能在自己缔造的新军中,都崭露头角的话,那大明未来的走势,会朝着怎样的境遇迈进呢? 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可供崇祯皇帝借鉴的优势,就会慢慢的削减。 期待的事情,终究需要时间去沉淀的。 摆在崇祯皇帝面前的,是解决所处朝堂的诸多事宜。 翌日,乾清宫正殿。 “朕很痛心啊!” 看着被召来的韩爌、王洽等一众内阁、军机处大臣,崇祯皇帝拿着手里的奏疏,指着骆养性说道: “若非此次锦衣卫得力表现,朕到现在都不敢相信,涉及国朝安稳的仓场事,竟真的有这么多贪官污吏上下其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