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崇祯皇帝眉头紧皱起来。 一方面大明备受冗官的困扰和影响,另一方面大明却存在较重的官缺。 工部。 就是体现最为明显的衙署。 官分三六九等。 仅仅是以六部而言,挤破头想去的是吏部、户部,次一等的是兵部、礼部、刑部,最后才是工部。 “遇到这些问题,为何不及时向朕禀明!?” 崇祯皇帝皱眉道:“朕先前多次强调,南卿都当成耳旁风了?这样办事,早晚是要出大问题的。” “非臣不愿呈奏禀明。” 南居益见状,作揖道:“先前朝局不定,地方不稳,各种事情堆积到御前,臣想着慢慢做,将涉及河工之事,做扎实。” “你湖涂啊!” 崇祯皇帝指向南居益,说道:“别的政务重要,难道河工之事就不重要了?你早些向朕禀明,那事情办的肯定比现在好。” “臣有罪!” 看着南居益行跪拜之礼,向自己请罪,崇祯皇帝心里轻叹一声,南居益是有能力的,不然仅靠自己,也做不到这种程度。 大明身处小冰河时期,此后十几年间,将不断受各种灾情困扰,似这些话,是不能讲给南居益的。 “起来吧。” 崇祯皇帝想了想,开口道:“不管怎么说,协理衙门必须先搭起来,包括各级河长制,直属巡察制等事,都必须叫朝堂和地方都知道。 另外江淮那边,也要增设一个协理衙门。 不是人手不够吗? 好,那就以巡抚衔,领各处的协理衙门,我大明官员这般多,朕就不相信,挑选不出一些有能力的官员来。 这是朕所拟的公函,卿家先看一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