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六十九章:预见-《我能看见战斗力》


    第(2/3)页

    这段时间弥氏联军的作战方式无比统一,练兵意图明显。

    总结起来便是弥氏武宗小队正面压制,七大望族联军从各个角落突袭。

    说实话这种战术真的不算高明,因为对一般领地来讲能被偷袭的角度实在有限,做好几个面的防御就可以了,但北山群落不一样。

    可以说西陵以北全是山脉,那战线长到几乎根本无法防御,有一万个绕后的角度,而弥氏有了七大望族的投效,强者人数与兵力上已经远远领先了唐氏。

    试想一下,弥氏本军在正面对北山进行压制,联军从不知那个角落对北山内部进行奇袭,无数的蜕凡小队乘着战船在薄弱处对外围防御工事与山体进行轰炸,漫长的战线非但不会成为唐家的优势,反而会让其疲于奔命。

    看着吧,等到洪水平复,弥氏便会有无数战船载着强者从现在已经成为水泊的西陵往北山开去,而弥氏也会正是对北山发起猛攻,务求在正面战场上对唐氏进行压制。

    两族实力本就相差不多,想要抵御弥氏的正面压力便已耗费了唐氏超过九成的精力,而那支如鲠在喉的联军怎么办?

    首尾不能相顾,犹如芒刺在背。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唐氏的巨大领地便是他的败亡之因。

    而看唐氏现在的做法,不断的加固外围的防御工事与居住地的防御能力,更是愚蠢。

    因为不论再强的防御工事,最后进行抵挡的,还是武者,建再多的防御工事,武者不足也是白搭。

    虽然兵法中常说,贵精不贵多,不少以少胜多的战例会让人觉得人多没什么了不起的。

    但只有真正深谙兵法的大家才知道,打仗打得是什么,打得就是人啊。

    真正懂得用兵的将领,学的都是大势,通过快速的运营、不断的蓄势、奇正的转换不停建立优势然后正面碾压过去。

    有时候知道要比不知道压力更大,因为不知道起码还能一往无前,知道了心里永远存着顾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