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轩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八十四章 函谷死战,难以置信的援兵

第一百八十四章 函谷死战,难以置信的援兵

        日月更替,光阴如梭,转眼已至二月中,刘擎坐镇睢阳,梁国周边的战争阴云,越来越凝重,近来袁军从汝南往陈国反向的调动,也越加频繁。

        袁绍攻梁国,汝南与梁并不接壤,所以需要先调兵到陈国或沛国。

        刘擎在梁王府附近寻了一处宅院,专门作为全军指挥部,各方情况,源源不断的送来砸,在大厅之中,设置了一沙盘,涵盖梁国及周边,一块块木牌摆在其中,代指城池,而各军则用小旗表示。

        睢阳周边已经插的不少小旗,另一边,张辽正在介绍南面的局势。

        “距离梁国最近的柘[zh]县,已聚集两万袁军前锋,他们的目标是梁国鄢县,由奉先麾下侯成驻守,袁军主力主要驻扎在武平至苦县一带,具体人数未知,但根据调兵情报预估,兵力已达五万,他们会兵分数路,直奔睢阳而来。”张辽指着沙盘的睢阳道。

        刘擎望向赵云,他负责侦查东面的袁军,赵云上前道:“主公,诸位,沛国之兵,成份复杂,既有袁军,也有沛国兵,而且陶谦所率的丹阳兵,也在其中,陶谦很有可能会参与此战,如今各军聚扎于建平,兵力超过三万,此军的主要目标,便是郝萌驻守的谷熟县。”

        “睢水以南,只有鄢县与谷熟二县,奉先,通知下去,此二城不做死守,侯成与郝萌,可在袁军围城前撤离至阳梁一带。”刘擎道。

        “喏!”吕布回道。

        “奉孝,睢水可能使用水攻御敌?”

        郭嘉摇摇头,“不行,此时正值枯水期,而且,进来干旱,不少地方河床都已裸露在外,不仅无法使用水攻,而且睢水对袁军的阻隔作用,也十分有限。”

        “看来是场正面硬战!”

        曹操也跟着说道:“大王,济阴兵马也在南下,看来他们是想用大军合围,踏平梁国!”

        刘备道:“孟德,你我两军,能挡住北面之敌否?”

        曹操看了眼刘擎,意思是看刘擎怎么安排。

        “玄德勿急,此战我方采用后发制人之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何排兵布阵,便先看看袁军如何出兵,文博,袁忠到睢阳了吗?”

        “主公,已经押在狱中。”朱灵回道。

        “好,正缺一个见证者,等战事开始,便让他见识见识我军之威,再让他做个见证,昔日在河内,袁绍向本王求援,今日在梁国,袁绍怎么向本王求饶!”

        “主公,臧霸与孙观,也到了,他们协助子龙拿下彭城,此战,可需用他们?”

        刘擎笑笑,“若是陶谦出现,本王倒不介意给他们一个机会。”

        “哈哈,用陶谦的旧将打陶谦,大王,这是杀人诛心啊!”曹操笑道。

        “本王可不管什么杀人诛心,又不是什么正人君子,杀人越货的事,他们以前也没少干,本王可不是不给他们机会。”

        “大王英明!”曹操连连夸赞。

        刘备嘟囔一句:“令其攻击旧主,残忍,残忍……”

        “主公,陈留方面,徐晃将军已南下和高顺将军汇合,张邈也已率军前往己吾县布防,如今,各郡皆以就位,就等袁绍发兵了。”郭嘉道。

        “袁绍迟迟不动,恐怕是在等绝佳机会,只有雒阳生变,董卓才会踌躇不前,如此,他才能放开手脚全力对付本王,只可惜……啧啧。”

        刘擎啧啧两人,没有往下说话。

        只可惜雒阳之变,未必会如袁绍所愿。

        ……

        二月二十日,陈国武平县,袁军大营。

        袁绍一袭金光甲胄,立于军前,熠熠生辉,身后赤红战袍随风鼓荡,猎猎作响,他在军前一番慷慨陈词之后,拔剑指天,伴随一声宝剑轻鸣。

        袁绍喝道:“长剑所指,大军所向,镇压渤海,收复兖州!”

        三军反复跟随附和,各军也

        在此时缓缓开拔,依据各自的方向,向北进军。

        袁绍望着一望无际的兵马,心头激动万分,激发袁氏底蕴以及自己诸多努力的一战,终于打响。

        这个日子,是袁绍韩遂阎行三方约定的时日。

        袁军出击之时,武关之下,韩遂陈兵,围而不攻。

        函谷关外,阎行率领的羌凉军正向函谷关发起猛烈的冲锋,而关上射出稀稀拉拉的箭矢,没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之中,他们快速向上攀爬,虽然不时有人摔落下坠,但攻城人数明显大大多于守城人数。

        望着潮水般涌来的人马,皇甫嵩心底升起一股绝望,即便自己脚下是最坚固的城关,可人手短缺的情况下,如何能守。

        进来诡事连连,董卓举全军讨袁,撤走了原本驻扎在函谷关的兵马,又临时将他从城门校尉,调到此处来,到任之后,皇甫嵩才知函谷关守军,竟然仅有千余,而且皆是老弱之兵,并非青壮。

        皇甫嵩当时就想:必然是董卓离开雒阳,不放心将城门交给他掌管,故而借机将他调离雒阳,这相当于一次贬黜,其实皇甫嵩早看开了,早先董卓就要杀他,若不是儿子求情,他已经身首异处了。

        直到面对如此大军,皇甫嵩才知,董卓还是要杀他。

        可这些明显西凉装束的兵马,若不是董卓的,那会是谁的呢?难道凉州又有新军阀起势了?

        “皇甫将军,敌军攻上城头啦!”

        “快!挡住他们!”皇甫嵩道,说着拔剑也跟了上去。

        “皇甫将军,城门快顶不住了!”

        皇甫嵩一咬牙,他也没有兵力分派啊,只能回一句:“我给顶住!不可放一人过关!”

        言罢,皇甫嵩对着冲上城头的羌凉军,便是一剑斩出,将羌凉军身的革甲劈出一道口子,并在其胸口留下一道深可见骨的血痕,那人“呜啊”一声,坠下城去。

        城头再度攀上一双手,下一瞬,就露出半截身子,正欲攀上,皇甫嵩年事虽高,速度却不慢,一剑送出,贯穿其胸膛,快速抽回,又一人坠下城去。

        皇甫嵩再往右翼一看,见有源源不断的羌凉人跃上城头,发疯似的对着城头守军一阵砍杀。

        “不好,右翼战线已溃!”皇甫嵩心头急道,然而手中无兵,无计可施。

        “将军,我们挡不住他们了!”身旁令官道。

        心中虽然绝望,但皇甫嵩并未表现出来,而是下令道:“抽些人随我增援右翼!”

        “将军,危险!”令官阻止道。

        烈烈风中,皇甫嵩花白胡子飞扬,激昂道:“今日纵战死函谷,贼寇也休想活着从老夫手中走过!”

        皇甫嵩带来一队人,杀向右翼,将已经登城之人,再度杀退。

        城下,阎行望着不时坠落的己方士兵,问道:“区区千人守军,为何还能坚守?是何人在守此关?”

        “回将军,是皇甫嵩。”

        阎行也不由得一叹:“竟然是皇甫老将军。”

        皇甫嵩也是凉州人,在凉州声望极高。

        “传令前军,给老将军留个全尸,回头再厚葬!”阎行下令。

        皇甫嵩带人支援之下,右翼压力大减,然而此时,左翼由开始支撑不住,被不少羌凉兵攀越上来,激战之中,皇甫嵩已经身中两处刀伤,肩头被被流矢扎了一下,还好有护甲保护,仅仅是皮外伤。

        就在皇甫嵩打算带人支援向左翼城墙之时,城下再度传来大喝:“不好啦!城门要被破了!城破了!”

        皇甫嵩心中咯噔一下,怅然若失。

        城门被攻破,便意味着城上之战,已经失去意义。

        此时下面发来的信号,已经是最后时刻了。

        皇甫嵩一咬牙,下令道:“全军下城,誓守城门!”

        皇甫嵩打算放弃城头了,他领兵下城

        ,城头立刻被扑上来的羌凉兵占据,他们紧紧追在后面。

        来到城门处,皇甫嵩看见一群人正死死的顶着城门,等待着门外攻城槌下一次轰击,皇甫嵩瞧见,数道门栓已经断裂,唯一一根也已经严重变形,可能在下一次冲击中,便会分崩离析。

        皇甫嵩看着周遭兵士,不过数百人,几乎人人带伤,或是疲态尽显,显然他们,他们的战斗力,已经大打折扣。

        “将士们,尔等皆是大汉锐士,老夫今日能与尔等并肩作战,甚感荣幸,纵然殒身在此,也不枉一生戎马,随我战至最后一人,杀至最后一敌!”皇甫嵩慷慨激昂,鼓舞着士气,胸中心潮澎湃。

        “死战!死战!”将士们跟着呼嚎着。

        “轰”的一声,一根硕大的木槌直接插入门缝,将门栓以及一众顶住的将士撞飞出去。

        城外久侯的羌凉兵顿时疯了似的涌入城中,枪矛戈戟如雨般袭来。

        “杀!”

        皇甫嵩一声令下,守军也径直冲向城门,将城门入口死死堵住。

        一时间,城门通道中人爆发出激烈而拥挤的战斗,前排兵士甚至不是死于战斗,而是生生和兵器挤压在一起而死的,两边人进一步死死往其中挤压,中间有人甚至顺着人,攀爬至头顶攻击,无所不用其极。

        城上之军也已杀下城,皇甫嵩率领余下三两百人,则死死围住了下城通道。

        即便敌军全占了城头,但他们下城,也得一批挨着一批,这便给守军减轻了不少压力,这也是皇甫嵩选择下城防守的原因,上城容易,下城难,得排队。

        虽然局势看似短暂维系住了,但皇甫嵩心知维系不了多久,无论是城门通道中的厮杀,还是下城通道中的厮杀,僵持的结果是守军用命填出来的,而守军人数寥寥,是撑不了多久的。

        若不是皇甫嵩令他们血气上涌,抱着必死之志,这点守军,早就放弃了。

        皇甫嵩冷眼望着城头之敌,他们见下楼受阻,还纷纷掏出弓箭来射,守军不仅要面对强敌,还要分心应对敌方箭矢,紧了紧手中长剑,皇甫嵩也加入至守军之中。

        已经没有指挥的必要了,也不会有援兵,只需等待他们一个个倒下,悉数战死位置。

        皇甫嵩心中唯一的不甘,便是不能保护雒阳。

        他死之后,结果可想而知,羌凉兵有备而来,连函谷关都能强攻,那么雒阳,多半是凶多吉少的。

        羌凉军不断下冲,函谷守军一个个倒下。

        “噗呲”一声,皇甫嵩后背又添一伤。

        他隐约听见“留他全尸”“敬重老将军”之类的话,此时,皇甫嵩双臂已被鲜血浸染,持剑的手微微颤抖,不仅双手,连双腿都在发颤,每一击,都使出浑身解数,皇甫嵩已经忘记自己挥砍了多少次,但自己如今已经不是年少时那般有使不完的力气。

        死在他手中的羌凉兵,已有数十人之多。

        “够本了!”皇甫嵩喃喃。

        双腿不由自主的跪倒在地,膝盖传来一阵钻心的疼,他咬着牙,拄着剑,勉强立起一只脚,双膝变单膝。

        心中自嘲道:“如此赴死,应该没那么狼狈吧……”

        皇甫嵩此事已无力举剑,只能用最后的力气睁着眼,看着最后的战斗。

        他看见面前的守军一个个倒下,看见羌凉兵从城门处杀穿,朝此处奔涌而来……他又看见,一支铁甲骑兵,十分突兀的撞入羌凉兵之中。

        将那些他觉得十分棘手的羌凉兵,轻而易举的碾碎,骑兵如一条长龙,钻入城门之中,钻出城去,而城门内,竟然没留以为羌凉兵。

        皇甫嵩一阵恍惚,难以置信道:“援,援兵?”

        哪来的援兵?皇甫嵩十分不解。

        忽然,身后传来一阵“隆隆”声,皇甫嵩挣扎着扭过头,瞧见了更加骇人的

        一幕:一位位身形高大的战士,浑身包裹在严密的铁甲之中,头甲上只留下一对空洞的双眼以及一个深邃的透气孔,从中不是冒出阵阵热气,遇冷凝结成一阵阵白雾。

        他们步频缓慢,步幅却极大,所以速度并不慢。

        这一场景,极度熟悉,皇甫嵩极力在脑海中翻找有关信息,直到看着他们走过自己身旁,走向城头通道,迎向羌凉兵。

        羌凉兵对新来到的敌人也大打出手,毫不留手,然而他们的长矛和弯刀倾泻在后者护甲之上时,除了叮叮当当的声音和偶尔迸发的火星,什么都没留下。

        刀枪不入!

        皇甫嵩瞳孔猛缩,终于想起了这东西,这和广宗之战时,董卓描述的黄巾力士一摸一样!

        当初董卓五万大军,被其狠狠击败。

        皇甫嵩此时有一个大大的疑问:黄巾力士,为何突然出现在此处?

        他们是来救援函谷关的?

        ……

        (PS:求月票,推荐票。)

        第一百八十四章        函谷死战,难以置信的援兵

        /77/77976/29827894.html